close

24年後的同學會

報導╱陳宛妤
攝影/Joyce、三民國中葉一萱老師提供



你會怎麼舉辦同學會?一九八四年畢業於台大工商管理系的同學,重拾「交班費」辦活動的時光,自由樂捐的班費全繳給了「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完成一場「精神同在」的同學會。

二十四年之後的再度交集,緣於班代表郭天順讀到紙風車網站上的一段話:「我們不願見到台灣的孩子,因為外在環境,有了欣賞藝術的級距,我們不願見到鄉村的孩子,因為城鄉差距,喪失欣賞藝術表演的權利……」他們決定選擇那瑪夏鄉,除了希望優先偏遠部落的孩子外,也因為敬佩那瑪夏鄉(原稱三民鄉)恢復原住民名稱的行動。

去年五月一日星期四的一大早,畢業班同學代表官大跟著劇團從台北搭車出發,這是第一次有捐款者一路隨行,不僅如此,這也是第一次劇團彩排遭遇冷場,因而首次臨時改寫《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的劇本。

「救人!救人喔!阿嬤好像死掉了!」「不要哭、不要哭,阿嬤沒事,傻囝仔!」

正當台上劇情進入最高潮,台下的小朋友卻毫無反應,台語對白的魅力完全破功,「以往到原住民部落演出,會利用彩排試探觀眾的理解力,通常都還順利,沒想到那瑪夏小朋友完全聽不懂,連最簡單的『阿嬤』也不行。」紙風車劇團副團長林于竣看到情況不妙,趕緊讓演員用國語重新演繹。

那天的演出地點在三民國中操場,如今已慘遭土石淹沒;那晚綻放的好幾百張笑臉,現在憂愁地離鄉背井,猶記彩排時山間飄著雨,學校的顏主任說,「不會下雨啦!等那片烏雲過去就好……」是啊,苦難終究會走過,那瑪夏的孩子也期待他們的同學會,有朝一日回到故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