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總統重溫兒時舊夢,和小朋友一起在廟埕觀賞紙風車劇團的演出。(2007-06-18︱台南官田︱簡志宏 攝)

我的名字叫做「巫頂」

  「我是一個巫婆,而且是一個有經驗的巫婆,所以我的名字叫做『巫頂』!」忍不住跟著身旁的小朋友一起大聲唸出這句台詞,心境上彷彿年輕了好幾十歲,回到小時候和大人在廟前看戲的時光,雖然難免有惱人的蚊子和不時被前排擋住的情況,但相信許多民眾的小時候都是這樣度過的。

  跟著夕陽的餘暉,回到故鄉台南官田的西庄,內心非常雀躍也帶點緊張,因為此行不是為了公務,而是要與厝邊的小朋友們一同坐在惠安宮的廟前,欣賞「紙風車兒童劇團」的演出。一開場「巫頂」就和現場的觀眾自我介紹,兩次三次以後,不需要提示,只要帶著巫婆帽站在台前,大家馬上就能猜到下一句要講什麼。

  表演進行到一半,白娘子和法海和尚登場,原本以為要演一段「白蛇傳」應景,沒想到竟是要台下的觀眾一起來划龍舟,但現場沒有水怎麼辦?沒關係,只要大家把手舉起來就可以幫助充氣龍舟快點回到終點。看著小朋友們開心地撐起龍舟向前面傳去,爸爸媽媽也忍不住加入龍舟比賽的行列,連我都童心未泯地伸出雙手幫忙將船推到舞台上去,台上台下因為一場友誼賽開心地笑成一團。

  送走了白娘子和法海和尚,場景拉回到50年代的基隆,開始了「8歲一個人去旅行」的故事。內容是描述阿欽(吳念真)8歲的時候,在爸爸的要求下自己搭火車到宜蘭的姨婆家拿雨傘,懷著緊張和喜悅,阿欽認為只要記好沿途的車站,一定可以順利抵達宜蘭,卻意外地救了一位昏倒的阿嬤,改變了原本平凡的旅程,阿欽的爸爸在天黑後看到兒子平安歸來,也由原本的焦慮變成無比的驕傲,在同一時刻現場的觀眾也一起鬆了口氣。

  同樣的一齣劇,在不同的觀眾眼中,會有不一樣的感動,但對小朋友來說能夠頂著月光,輕鬆自在地看一場表演,不但是童年最快樂的事,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心靈的成長並培養日後對藝術的素養,相信這就是為什麼本人及許多民眾及企業願意支持「孩子的第一哩路—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主要原因。

  這次在官田的演出是「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第26場表演,當初與主辦單位討論時,就希望場地選在惠安宮的廟埕,沒想到6月18日竟第一次完成在廟前表演兒童劇的夢想。還記得小時候總是愛跑到惠安宮前看酬謝神明的大戲、布袋戲,偶爾因為太入迷而忘了回家,或是圍在打拳賣膏藥的師傅旁,聽他們吹噓自家的藥有多神奇,還有每逢廟裡神明壽誕的日子,賞兵拜拜,每每都讓我流連忘返。大人們也最愛在農閒時聚在廟前閒話家常,使得地方廟宇不但成為民眾的精神寄託,也形成大家最佳的社交場所,那塊小小的廣場就肩負起當時人們增進彼此交流與強化土地認同的重要角色。希望大家都能重返記憶中,那一隅連接故鄉情感最深沈的角落,就像是惠安宮前的廟埕一樣,緊緊地將所有人對土地的情感繫在一起。

http://www.president.gov.tw/1_epaper/periodical/297enryec/ch000050/main.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