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我是在桃園縣八德市長大的孩子,記憶中,在三歲以前,阿公、阿媽以及所住那條街上之街坊鄰居、叔公、嬸婆就是全世界的人了,三歲以後上了八德國小附設幼稚園時,才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其他小朋友呢!

  小時候,最喜歡看村口大廟前的歌仔戲班和布袋戲班的表演了,每每看到不知回家,一直到阿媽到戲台邊高聲喊人時,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被阿媽拉回家,臨走前,還附帶條件要先去戲台下烤五分鐘的魷魚絲才肯回家。上了幼維園後,學校每逢國家慶典時都會安排小朋友上台載歌載舞地表演,記得有一年,好像是蔣公誕辰紀念日(現在的小朋友大概沒人知道此節日了),我和一位小朋友被老師指派上台表演民俗舞蹈(舞蹈內容是老師一步一步硬教會的,老師真辛苦),當時所穿著的華麗衣裳與舞台佈置,即使在四十年後的今日仍深深烙印在腦海裡一輩子難忘。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時我曾參加「山地服務社」的社團,而每次進入山中和他們接觸後,原住民的音樂、舞蹈都會讓我驚艷到他們的藝術天分,應是上天給他們的一份禮物。

  到了中華電信基金會後,我經常要跑鄉下的社區,其中也包括偏遠的原住民部落。我曾到司馬庫斯,也曾觀賞新光國小精彩的畢業演出,不論是舞台設計,演出節目都由同學親自策劃表演,全然展現藝術天賦,所以我深覺原住民孩童若有機會觀賞到更好的表演,一定能啟發他們更多更好的才藝。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給孩子藝術相伴的童年

  時間來到二十一世紀,台灣早就進入科技資訊普及的時代,但我們必須承認「城鄉差距」依然存在,因為地理位置偏遠、資源分配不足、人為心理不經意的忽略等原因,台灣的都市與鄉鎮總是呈現無法同步發展、甚至相對落差的景況,使得成長中的孩子也有不同的環境對待。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法故鄉

  聽父母講,我出生不久,就離開了水牛和稻田的故鄉,移居到一處環繞風與海的小島。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城鎮資源的分配不均是眾所皆知的,多年來我們也都過去了,這就算了。但是對於教育這一塊,我們絕對不能讓它過去就算了。

  文化、藝術的培養絕對是從小就要扎根的。在鄉下的小朋友所能接觸的文化和藝術的層面和機會,遠遠不及大城市的小朋友。在我們一再強調「起跑點的平等的同時,我們不能等政府來填補城鄉不均」的遺憾。當政府不能做的時候,也許正是民間的資源「起而行」的時候,畢竟,鄉下小朋友的笑容和城市小朋友的笑容是同樣的燦爛。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孩子笑容刺痛我的心

  那個晚上,是搬家離開汐止之後的不久,我和兒子回到過去的住所整理雜物。那裡是兒子出生、成長到七歲的地方,他離開子宮後的第一個家。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小時候住在鄉下,既無電影,也無電視,當然更無電腦,除了孩子們自己玩以外,最最興奮快樂的時光,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廣場簡陋的戲台上,有劇團來演戲,在只能叫做照明根本不能叫做”燈光”的光線下,那些劇中人依然神采鮮活。照例佔據台下最前端的小蘿蔔頭們,個個看得又笑又叫,愛哭的小女生們居然淚漣漣了,儘管舞台簡陋,戲劇粗糙,但那印象之深刻,幾十年都不減消,甚至影響了我對文學藝術的愛好。

  這些年我看過一些兒童劇,比起我小時後看的戲,精緻的太多了,但是那些童稚的笑臉,興奮歡愉的神情,和我當年的玩伴是一模一樣的。戲劇撼動人心的力量,絕不會隨著時光衰退。而且現代的兒童劇在劇情上更適合兒童,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啟發,導引更多的創意,而服裝、燈光、舞台設計可以給孩子更多美感,這是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享受不到的,因此,在聽到台灣有些鄉鎮竟然也還有孩子不能享受坐在台下看戲的快樂,不能受到戲劇藝術的薰陶時,我有驚訝也有慚愧。幸而「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執行單位找我做發起人,讓我在決心退隱江湖後又決心伸出頭,希望能盡一點力。也希望更多人參與,因為快樂的孩子更有學習的能力,有能力的孩子就是人類的未來。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期一不憂鬱...而是滿滿的感動

上週六晚上大話新聞播出
週日安排了兩位工作人員等待接電話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前天新聞哇哇哇邀請李永豐前去談談:[台灣的感動力]
那場錄影,有三段主題,這個活動是其中一項

雖然後來只有最後的10幾分鐘談到這個計畫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大家好:
休息了一個月,我們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又要出發了
這次是到彰化縣芳苑鄉的王功國小
演出的劇碼是精采的《美國巫婆不在家》

紙風車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